他话还没说完,身旁一个妇人扯了扯他的胳膊,瞪了他一眼:“什么厉不厉害的,你当是斗啊?就算是斗,跟你这条虫有什么关系?再胡说八道,小心被人捉了去。” 那汉子朝晏辞讪笑两声:“哈哈,不好意思,内子不让我说。” 晏辞明了地回他了个笑,也没有继续多问。 那大汉便被妇人拉着随着散开的人群离开了。 两人离开没几步,晏辞还能隐约听到那妇人对大汉喋喋不休的埋怨道: “你现在是什么话都敢说了是不,在外面也这么不上心...” “这不就是说说吗,你看你...” “说什么说?!祸从口出不知道吗?你要是真像以前那些人一样,落个不知生死的下场…你让我和小宝怎么办?” 第167章 不知生死的下场? 晏辞一时没明白这“不知生死”的下场指的是什么。 不过已经没有人会回答他了。 因为那对夫妇已经在妇人的喋喋不休声中离去,身影也融入人群消失不见了。 晏辞若有所思地看着他们离去的方向,直到顾笙拉了拉他的手。 “夫君。”顾笙见他还在看着那边,说道,“我们也走吧。” … 这一段曲并没有打扰到在街上游玩的人的兴致,反而众人的兴致因此而更加高涨。 虽然人群已经散去,但是众人却都在对刚刚那盛大的阵仗津津乐道。 就算在胥州这种繁华州府,除非是西域商队的到来,不然胥州百姓平里也很难见到大象。 此时不少孩童待着旁边的小摊上买来的动物的面具戴在脸上,在人群中追逐打闹,叽叽喳喳个不停: “大象面具明明是我先看到的!” “略略略,谁让你没抢过我,就不给你就不给你!” “呜呜呜,阿娘,他欺负我,他抢我大象面具!” “好了,你是当哥哥的,让着弟弟点。” “我为什么要给他?明明我先拿到的!哭鬼,你就会告状!” “我不要老虎面具,我就要大象面具,呜呜呜!” 没抢到大象面具的孩子已经摔了老虎面具嚎啕大哭,并开始躺在地上打滚。 顾笙饶有兴趣地看着那几个的孩子,走出几步后还回头看上几眼,然后“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晏辞看着他的样子,忍不住笑道:“这你也要笑。” 顾笙眼睛亮亮的,期待地看着他:“夫君,你不觉得这些孩子很可吗?” “如果我的儿子以后敢当街在地上撒泼打滚,我就要揍他了。” 这回轮到顾笙笑了,他一下子抱住晏辞的胳膊:“那我可要拦着你。” 晏辞莞尔,伸手帮他正了正发间刚才在人群中被挤得有些松动的梅花发簪,顺着他的话: “行,到时候呢,我唱白脸你就唱红脸,孩子们都跟你好,见到我就跑。” 顾笙听到“孩子们”三个字,低头抿咯咯笑了起来。 他们边走边聊,逐渐离开了喧闹的人群,午后的光将他们俩的影子在身后拉的好长—— 两个人都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开始谈论起孩子的事了。 …… 作为二月最盛大的节,胥州城的人们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准备了“花神”。 秦府订的鲜花一车接着一车被送到府中。 这些花至少有百种,都是不同时令才会开的花,从大燕不同州府运到此处,皆是开的正盛的时候。 一路上也不知怎么保存的,到了秦府的时候竟然没有蔫。 顾笙听叶臻说,这些花皆是价值不菲,光是路上的车马费用便要耗上千百两银子。 开的最好最繁盛的时候被运送过来,为的就是在花朝节那天凑上一个“百花”。 然而虽然刚送来时开的荼蘼,但实际上不过几天便会枯死,到时候就只能扔掉。 两个哥儿站在院门口,看着秦家的下人忙里忙外,将那些花安放在府中各个角落,叶臻的眼眸中不经意升起一抹惋惜之意。 … 花朝节前夕,晏辞与顾笙受到秦家的邀请,答应秦老夫人会过来秦府一起过花朝节。 自从来了胥州,晏辞接触的最多的是他那个小舅舅。 但是秦老夫人却是秦家的诸人中对他最为和善的。 或许是因为晏辞那个没有丝毫印象的母亲,秦老夫人对他颇为照顾。 她外表保养的极好,从言行举止中能看出来,她一辈子被锦绣的子簇拥,从未受过什么苦。 “辞儿,这些子在胥州过的如何,若是有什么不便之处,尽管与外祖母说。” 秦家接客的富丽堂皇的正厅,秦老夫人一身墨青平金绣缎绣团云纹衣袍,坐在主位。 秦子诚的正室柳夫人一身品月缀璎珞单氅,站在她身侧。 秦老夫人端庄典雅,虽然已到花甲之年,但因保养得当,除了眼尾有几丝皱纹,面上便没有什么岁月的痕迹。 她看了一眼靠在椅子上的,依旧一副慵懒样子秦子观:“你小舅舅这几有没有听我的,好好带你逛逛这城里?” 晏辞心想,秦老夫人所说的“好好逛逛”的场所里,应该不包括花楼之类的声犬马之所。 他看了秦子观一眼,秦子观也朝他看过来,还朝他挑了挑眉。 那双生的极好的桃花眼眉尾一扬,眼尾一挑,天生带着一丝风气。 晏辞默默转开眼。 怪不得花楼里的哥儿为什么见他就蜂拥而上,这双眼睛简直自带招蜂引蝶的加成。 “有的。”他点头道,“去了不少地方。” 秦老夫人见状方才意地点了点头,似乎很高兴自己这个幺儿总算干了些正事。 她又问道:“这些子你没来府上,往都是笙儿过来,还在忙你店里的事?” 晏辞低声道:“是在忙店里的事。不过不敢劳外祖母挂心,孙儿自当勉力为之。” “你这孩子倒是要强。”秦老夫人笑道,“若是你那店真有难处地方,不必拘礼,尽管开口。” 她顿了顿:“若是手头窘迫,让你大舅给你在船厂安排份好差事。” 话虽如此,晏辞却不知怎的又想起秦子观随口说的,让他把店卖了的事。 或许他这小店在秦家眼里本不算什么,但到底是晏老爷留给他的,真真正正属于他的, 他还是想靠自己养活它。 “多谢外祖母挂念,孙儿记下了。” 秦老夫人笑着点了点头:“我是个妇道人家,你们男儿在外面的事我不懂。” 她说着看了一旁乖巧坐着的顾笙一眼:“倒是这内里的事,我不得不说你几句。” 晏辞一时没反应过来,只听秦老夫人继续道:“我听笙儿说,你们成亲时间也不短了,怎么还没要个一儿半女?” 秦子观听到这里,“噗”地笑出声。 晏辞怎么也没想到是这个问题,一时不知回答什么,只好暂时沉默。 而顾笙脸更是“刷”地一下红了起来。 “外,外祖母。”他嗫嚅着。 柳夫人见状笑了起来:“这孩子还羞上了,都是一家人,这种事有什么不能说的。” “你们两个年纪也不小了,笙儿都十八岁了。当年我这个年纪,英儿都已经会走路了。” “传宗接代是天大的事,可不能耽误了。”秦老夫人苦口婆心对晏辞道,“成家立业,先成家后立业。听外祖母的,早点要个孩子才是正事。” 晏辞一脸茫,怎么好端端地突然扯到催生上了? 但见秦老夫人神态认真,也知道她是关心自己,于是只得点头称是。 那边顾笙已经脸羞,都不敢抬头看他了。 秦老夫人的声音絮絮不止,柳夫人偶尔在旁边应和几句。 秦子观依旧摆着他的扇子,仿佛这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但事实上他线微挑,看起来憋笑憋的辛苦。 而叶臻则端庄地坐在他旁边,看着外面出神。 晏辞偶尔应和几句,等到秦老夫人看着晏辞如此“懂事”的态度,又叮嘱几句,方才意地点了点头,还夸他比秦子观听话多了。 … 等到秦老夫人携着柳夫人和丫鬟嬷嬷们离开,晏辞才轻轻吐出一口气,秦子观摇着扇子走上前,眼睛里不加掩饰的笑意。 花朝节快到了,晏辞和他约定的“琼花宴”自然也要到了。 秦子观先前与他说,这琼花宴乃是胥州富贵人家的公子小姐会友的宴会,今年的琼花宴主题便是“香道”。 晏辞算是秦家的亲戚,虽然他不是什么富贵人家,更不可能收到邀请函。但既是收到了秦家公子的邀请,自然也可参加。 于是为了不让秦子观在宴会上丢人,晏辞还是决定帮他一回。 “好好好。”秦子观闻言,眯着眼睛笑得像只狐狸,“我就知道大外甥你一定会帮我。” 他用折扇敲了敲晏辞的肩头,意道:“你放心,这件事成了之后,舅舅答应你个要求。”wEDaLiA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