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玄幻小说 修真小说 都市小说 历史小说 网游小说 科幻小说 其他小说
废妻重生(耽美) 拥抱地心引力 没有你,怎么办? 九零军媳:兵王老公不见面 雁南飞 全本小说
新御宅屋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巨星来了 作者: 念笯娇 时间: 2024/08/10 
上一章   第767章 天外飞来的一座丰碑   下一章 ( → )
    中国少有《我不是大英雄》这类针砭时弊,极具现实主义类型的电影。

    不是很难过审,就是拍得过于抑,拍不出令人解气的觉来。

    在电影人看来,《我不是大英雄》最牛的一点,就是终于没有再绕开现实,而是极度接近现实,将每个群体都置于巨大的困境中。

    它抵达了中国电影中从未触及的边界。

    确实,《我不是大英雄》在过审的时候,让一干审核人员真的是又惊又喜。

    能不能给过,该不该给过,是个问题。

    最后,过审人员投票。

    最终,赞成票以微弱的优势胜出——审核通过。

    而且都不带退回去重新剪一遍的。

    因为他们都觉得,这样最完美。

    生怕动哪里了,影片就毁了。

    《我不是大英雄》是午夜上映的,第一天还没过去,仅仅一个半夜和大半个白天,网上就被观众和影评人刷爆。

    尤其经过徐然、王雨等一众大v安利后——这些大v的粉丝可是一个比一个多。

    此外,陈子昂虽然在电影圈名气几乎没有,但自身也带着些量,不少铁粉就抱着不管怎么样,他的银屏首秀,得去支持一下吧。

    然后,看过的人,让这部电影口碑当场炸裂。

    黑风军率先炸了。

    有人甚至不惜开启无赖宣传模式:不看《我不是大英雄》的黑风军,不是好中国人。

    “大半夜的,高高兴兴去支持黄金子昂,结果……开始是笑得很嗨,后来哭着鼻子走出电影院的。”

    “啊哈哈,丢人不?其实咱一样,笑过哭过,这才是人生啊。”

    “黄金子昂没让我们黑风军失望,黑幽默,笑中带泪的喜剧,最喜了。”

    “强烈推荐《我不是大英雄》,别用黄金子昂没拍过电影的眼光看他。他是谁?中学时代成名,一路兵不血刃,未尝一败!”

    “啊啊啊,我看完《我不是大英雄》了,我们的黄金子昂本就是个大英雄啊。”

    “我周末还要陪女朋友去二刷,昨晚她临时约,我自己看的,嗷嗷。”

    “……”

    黑风军炸翻了。

    想当初,那些愿意掏钱,冲着陈子昂银幕首秀而支持他的人,现在像是变成了传销窝里的一员,到处推销《我不是大英雄》。

    李秋婷本身也具有强大的票房号召力,她的粉丝看完《我不是大英雄》后,也掉坑里了。

    工作或生活中,聊天的时候,这些人纷纷忍不住推销这部电影。

    上映第一天,《我不是大英雄》的票房虽然只有八千多万,但第三天的预售,却已经超过八千万。

    而第二天才过去一个半夜,售出和预售的实时票房,也已经超过四千多万。

    如果只看首票房,这部电影并没有大火的趋势。

    通常大火的电影,首都有强烈薄的征兆,但那是好莱坞大片。

    那些电影,首票房不过亿都算扑街的。

    但那些电影,正式上映前,都会先试点公映,或是先搞个首映,请圈内媒体或影评人来观看。

    媒体和这些影评人看完后,质量好的话,大肆鼓吹。

    这么一来,影自然被引到了,争抢着首映一睹为快。

    导致首映票房通常都很高。

    《我不是大英雄》并不是这样,基本上它对观众来说,就是一无所知。

    观众只知道陈子昂主演,李秋婷主演等能被披的信息。

    电影内容?

    也就大概知道剧情简介:一位不速之客的意外到访,打破了神油店老板程勇的平凡人生,他从一个不起房租的男保健品商贩,一跃成为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的独家代理商。收获巨额利润的他,生活剧烈变化,被病患们冠以“大英雄”的称号。但是,一场关于救赎的拉锯战也在波涛暗涌中慢慢展开……

    《我不是大英雄》首映的票房数据,虽然不是特别高,但在当初那些想看陈子昂笑话的电影人和网友眼里,也算高了。

    这让他们有些不

    “靠李秋婷救市而已!”

    这些人自我安

    几千万票房的号召力,李秋婷还是有的。

    至于陈子昂和李凯、王君等,他们嗤之以鼻。

    李凯这几年几乎被钉死在真人秀节目上,他只是那种娱乐明星,说难听就是观众不花钱来娱乐的明星。

    真让粉丝掏钱,奔着他的号召力进电影院看他的电影?

    有!

    但那些人,用网上的话来说,只有脑残粉才这么干。

    因为李凯拍过的电影,完全没存在,都扑街了,从没红过。

    人家艾玛虽然一直在扑,但她好歹因为《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红了九年啊。

    王君虽然在《情公寓》里红了,但他并不是《情公寓》里面最红的角

    论人气收获,《情公寓》里面的几大角里面,王君是垫底的。

    所以,他带不来什么量。

    陈子昂呢,没演过电影。

    更没导演过电影。

    如今一下持有这种双重身份,反倒让影们望而怯步。

    类似他这样的新人,甚至在电影圈资历比他还深的人,十个都有九个坑。

    谁也不想花钱找不痛快是不?

    然而,《我不是大英雄》上映的第二天,票房出来后,那些还想讥讽几句的黑粉打住了。

    因为第二天单票房过亿了!

    “我擦,学生还没放假,也不是周末呢。”

    电影圈的人,有种火山发前的恐惧

    首票房靠的是演员的人气和票房号召力,电影不合观众口味,那接下来肯定是下滑的,有时一落千丈都不算意外。

    然而,《我不是大英雄》口碑不止炸裂,票房也在蓄势待飞。

    口碑不能完全代表票房。

    叫好不叫座的电影,每年都有。

    ……

    江一郎是圈内人,致力于电影演艺事业。

    《我不是大英雄》最初本来就是先开始在圈内爆炸的,他自然不可能不知道它对圈内的震动。

    因为大家不仅看到了一个好题材,还看到了演员们湛,恰到好处的表演。

    内行看门道,做电影的当然得最先嗅到味道。

    这么一来,圈内人当然会特别关注。

    就像网文小说,不跟着走,死得很惨。

    毕竟能引领的,突然出现的黑马,一年也就那么几个。

    而网文写手,据不完全统计,可是有几百万啊。

    当然,兼职的居多。

    但即便兼职,也是想挣钱的好吗,不跟风,对九成九以上的人来说,就是死路一条。

    即便跟风,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挣钱都不容易,你坑我骗。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于是,江一郎忍不住乔装打扮,找了个影院跑进去。

    结果他灰头土脸出来。

    特么的,怎么就近的场次没票了?

    他没网上购票的习惯。

    各大影院也无奈,除了黄金院线对《我不是大英雄》的排片率达到20%,别的院线,有的2%都不到。

    也就是说,一天可能就安排一两场。

    “怎么不多开几场?”江一郎走前对柜台工作人员抱怨道。

    柜台工作人员莫能助,不过她以自己的经验来预测,最晚今晚,他们的影院就会追加场次。

    院线才是第一个对电影票房趋势最直观最的观察对象,据上座率情况,他们会快速调整和安排电影场次。

    《我不是大英雄》第一天和第二天的上座率是高的,但各大影院觉得按目前的排片情况来看,应该可以应付得过来。

    然而第三天,正好是周五,晚上的场次却场场预定爆

    院线和电影发行方签合约,院线是属于强势的一方,电影发行方属于弱势群体。

    院线可以有权力在有利于自己的合同条款范围内调整排片率。

    比如初始排片率中,某部电影上座率达不到最低要求,院线有权降低排片率。

    自然地,上座率高,院线也不会跟钱过不去,不会死活不调高排片率、增加银幕块。

    黄金院线是陈子昂和关妮儿、宁晓佳合伙开辟的院线,给《我不是大英雄》的排片率是最优等的,达到20%。

    只是黄金院线还算是比较新的一条院线,它在一线城市开设的影院还好点,至少有三家以上。

    但在二线城市,有的地方甚至一家都还没有。

    如此一来,《我不是大英雄》口碑炸裂,观众抱着强烈的期待和好奇心,开始挤进影院观看的时候,发现一时买不到当下的票,甚至明后天的票都没好位置了。

    江一郎熬到晚上,等待影院加场,才淘到一个座位,虽然是在角落里,但他也知足了。

    电影还没开始,他看着陆陆续续进来,挤影院的观众,暗暗惊叹。

    什么叫口碑炸裂,这就是啊。

    口碑一炸裂,谁也挡不住民众的热情。

    网上的评分实在太高了。

    有的地方平均分达到9.7。

    即便是以挑剔著称的一些评分网,也达到了9.2以上。

    要知道,在一些评分网上,评分能达到9.0的,凤麟角,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有的地方,9.5分的,一部都没有,《我不是大英雄》是第一部上榜的电影。

    题材,演技,电影呈现方式,都太出了。

    电影开场,江一郎很快看到陈子昂的演技。

    蓬头垢面,胡子拉碴,整个一吊丝中年男士的模样。

    认识陈子昂的观众,很多差点认不出那是陈子昂。

    江一郎也是吃了一惊,他看过陈子昂的电视作品。

    令狐冲和萧峰的格反差很大,没想到这个程勇角,反差更大。

    “这也能演?”江一郎有些不敢相信,至少在二十出头的时候,他无论如何也胜任不了这个角

    接着看下去,江一郎很快进入故事中,时不时跟观众一样忍俊不

    当看到抱着脸是血,奄奄一息的黄奔进医院,由于体力不支倒地,绝望中怒吼的曹斌,江一郎和观众一样,悲从中来。

    当看到程勇随后赶来,得知黄不治的时候,含泪朝曹斌咆哮质问“他只是想活下去,他有什么罪”的时候,江一郎和观众一样泪崩。

    “他有什么罪?”

    “他只是想活下去。”

    这两句话扎进观众的心,一个个泪如雨下。

    是啊,他有什么罪?

    这种贴近现实的故事,最容易引起人们情的共鸣。

    走出影院,江一郎眼睛还是红的。

    想看笑话,结果他确实笑了,但也哭了。

    “怪不得啊,遗址上留下了那么一首诗。”江一郎身影没入黑暗,消失在夜幕中。

    幽州台遗址历经一年考古,再历经三年,现在平地拔起一栋古古香的燕台楼。

    而此时,杜雁翎和李秋婷等人继续开启全国宣传之旅。

    伯玉制作积攒的人脉,对伯玉影视帮助非常大。

    全国收视率好的节目,杜雁翎他们基本上是想上就上。

    某一档节目上,主持人询问李秋婷。

    “《我不是大英雄》现在口碑好到爆炸,我们都知道秋婷这次突破自我,饰演了一个以前没尝试过的角。秋婷当初为什么选择决定参演这部电影的呢?”主持人微笑着看坐一旁的李秋婷。

    李秋婷毫不犹豫说道:“陈导演拍的东西有很多细节。我很早就喜他的这种风格。尤其选拍这种现实主义题材,我觉得非常契合他,是他的擅长。而我也很喜这类型电影。”

    主持人笑着点头:“嗯,只有用准确的细节才能真正触动人,让人觉得有真实。陈导做的实在最好不过了,让人很惊讶。秋婷在这里能剧透吗,举几个细节例子?”

    李秋婷笑道:“已经上映了,剧透点没什么。我就说几个例子。片中吕受益的经历取材于现实。现实中确实有这么个病人,在子怀孕五个月时查出患病,天天想死,直到他看到孩子落地。当时他就抓着孩子的手哭了,说他绝对不能死。陈导拍戏靠的是对现实细腻的观察。《我不是大英雄》里埋了很多细节,有些是为了反映现实生活,比如医院门口的号贩子;有些是为了营造氛围,比如屠宰场的猪上停留的苍蝇;有些是为了体现人物格,比如发迹后的程勇看的书《做人的资本》。有些地方,你以为是闲笔,其实也别有深意。比如曹斌给警察局长汇报案情的那场戏,局长掏出烟灰缸提醒曹斌‘不要把烟灰洒出来了’。一个苛刻严厉、眼里不下沙子的警官形象顿时鲜活起来。”

    主持人笑道:“我也看过片子,对其中两句话印象尤为深刻。‘这世上只有一种病,穷病’,‘谁家还没个病人?’《我不是大英雄》能引爆社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击中了社会情绪。对死亡的恐惧,对医疗体系的怀疑,对底层人民的同情……但比起探讨社会议题,主创更在意的其实是对人物的塑造。”

    杜雁翎这时也嘴说道:“是的,你如果只是想传达一个意义的话,观众是听不进去的。必须要把这个故事打磨得非常好看,观众才会敞开心门去听你讲这个道理。在创作时,陈导其实并没有过多地考虑社会价值。因为在选取这个题材之时,社会意义就已经存在。”

    李秋婷点头:“塑造人物和深挖社会议题本质上并不矛盾。但在具体的创作上,还是会有打架的时刻。《我不是大英雄》的结尾,程勇被抓,受惠于他的病人们站在路边,上演了一场‘十里长街’的戏码。故事最终指向了平民英雄的自我救赎,而非对医疗体制的反思和批判。这种浪漫主义的笔调看似和现实主义气质相悖,但并不是,他从来没想过什么主义。所谓的‘主义’永远都是电影出来以后,别人给它贴的标签。陈导说过,作为导演,不管用什么手法,都只想拍真实、好看、能打动人的故事。”

    主持人好奇问道:“听说秋婷和陈导是很好的朋友,又听秋婷这么说,那么这部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陈导是不是跟秋婷有过很多探讨呢?”

    李秋婷脸上现出神采,笑道:“从剧本开始,陈导就找我们几个人讨论了。最开始的时候,杜导演是有些反对剧本里的程勇身份定位的,他建议把程勇设定为一个慢粒白血病患者。陈导演没有听从,他认为陆勇最大的魅力恰恰在于他就不是个病人。如果他是病人,他的动机就是自救和挣钱,最后再救人,那么这个人物弧光就会非常小。”

    一旁的杜雁翎很苦

    天地为鉴,我没有参与过啊。

    我连打酱油都算不上,临时被抓来当的壮丁。

    不过他心里还是非常高兴来着,因为这是镀金的好机会啊。

    镀完这层金,回去后有很大机会进军电影圈。

    不是每一个导演都把电影圈当作最终目的地,但杜雁翎肯定是一个以拍电影为目标的导演。

    田晓生和郝健的风光,他看了心的。

    主持人问杜雁翎:“杜导演,我看完《我不是大英雄》,很好奇,这部电影有反派吗?”

    这个问题不止主持人疑惑,很多观众也疑惑。

    谁是反派?

    走出电影院,大概很多观众都会思考这个问题。

    杜雁翎照着脑海里的剧本说道:“影片中其实没有一个坏人,但对比代表弱势群体的程勇一方,瑞士药厂的医药代表似乎有些面目可憎,卖着高价药,贪婪又无情。但药企真的是坏人吗?一个电影里总会有一个‘反派’出口。你得有一个让观众喜的人,也得有一个让观众不喜的人。但是不喜不代表他坏。”

    主持人忧心忡忡说道:“现在医药界有部分人对这部片子产生质疑和不,杜导演你们考虑过吗?”

    杜雁翎有些歉意说道:“我承认这样设计确实有商业层面的考虑,真正好的电影应该做到没有人错。这里我声明一下,医药代表其实并不是反派,而是因为立场不同,才站在了主角的对立面。”

    这时,李秋婷说道:“《我不是大英雄》的剧本还在写的时候。其中一稿剧本,我跟陈导商量过,想把反派设置成黑社会,陈导反对,如果反派是黑社会,这就变成打黑的故事了,这事好像不是那么个指向。它最后的问题是什么?背后真正的利益集团到底是什么?它是一种说不清楚的东西,还是一个具体的事物?为此,李隆基导演也参与进来,我们三方进行了长期的拉锯战。纠结到最后,结局是,那顶模模糊糊的‘反派’帽子被扣在了瑞士药厂的医药代表头上。准确地说,是把医药代表设置成了主角的对立面,因为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

    杜雁翎也说道:“故事里并没有反派,警察、法官、医药代表……每个人都是有良知的。”

    李秋婷笑道:“除了医药代表,影片中另一个卖假药的商人张长林,本来是反派,杜导曾建议把他翻转成‘好人’。陈导同意了。你们去影院看看就知道了,张长林前期为了利益,甚至威胁过程勇要告发他,但后期随着境遇的改变,他在审讯室最终没有供出程勇,而是留下了一个略带讽刺意味的狂笑。”

    杜雁翎努力回忆剧本,接着李秋婷的话侃侃而谈:“陈导说过,电影是建筑学。其中的悲剧则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我不是大英雄》有ab两面,以那场重要的火锅散伙戏为转折点,前半段黑幽默,后半段催人泪下。和用心刻画人物格一样,影片中所有大大小小的笑点和泪点,也都是经过确计算的。”

    李秋婷点头:“我觉得电影不只是文学,也是建筑学,非常需要理的平衡。怎么引观众在电影院看两个小时?就是把每个笑点和泪点都打好位置,再反复去验证。《我不是大英雄》在散伙戏之前大概有四五十分钟,陈导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得2~3分钟安排一个小笑点,5分钟安排一个大笑点,穿进行,就像一条公路上的加油站一样。”

    杜雁翎说道:“搞笑是演员自带的,幽默很多时候是靠情节的反差带来的。大笑过后,便是沉重,甚至虚无。影片后期的泪点,很多都能在前期的笑点里找到对应。比如刚登场时戴着三层口罩,说着‘吃个橘子吧’的吕受益。当他后期生命垂危卧不起时,‘吃个橘子吧’就成了泪点。想让观众认真为这些角痛心,那只能先让观众上他们。”

    主持人认真点头:“是啊,密集的笑点让观众暂时忘却了他们的病人身份,前期的笑不过是悲伤结局的序曲。《我不是大英雄》就像一幢设计细的建筑,每个情绪点都经过周密排列,影院里有多少人笑,多少人哭,笑了几次,哭了几次,每次的情绪浓度如何,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李凯也在场,虽然他发言不多,但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我不是大英雄》第三天还没完全过去,但总票房已经破三亿。

    明天是周六,这两天才是见真章的时候。

    上节目前,他刷了下实时票房数据,明天的预售,已经破亿了,按照市场规律,明天拿到两亿票房都不意外。

    啊,苍天啊,大地啊,苦尽甘来。

    为这部电影,李凯付出了很多,连屠刀都拿起来了。

    不过想了想,他觉得自己的付出还不算什么。

    看看身边的王君。

    王君这家伙的敬业,李凯在圈内找不到几个人出来。

    为了表现角的病弱,王君每完成8000次跳绳减重,减重20多斤。

    最后更是为了演出自杀前病痛带来的绝望,一早去医院卧底,又把自己关在医院的病房里,两天两夜没睡觉。

    所以才有了那场他演的角好不容易醒来,故作轻松地跟其它人开玩笑的悲凉。

    那种生理上的病态,那眼睛里的血丝都是真的,这个角的油腻、世俗、绝望、痛苦,还有他的希望、坚持、拔、释然,都是真实的。

    当这个从喜剧里走出来的演员,以这么一个响当当的角的自杀戏,完成整部电影的休止符,那种巨大的悲伤,告诉人们什么叫人物,什么叫演员。

    ……

    幽州。

    陈子昂今晚又有应酬。

    因为艾玛来了。

    他的新电影剧组已经发出召集令,演员们正从全世界各角落里赶来。

    艾玛第一个抵达。

    抵达后,趁还没开机,她的第一个请求就是让陈子昂陪她看《我不是大英雄》。

    因为她一直关注陈子昂,自然关注到这部电影。

    她听说这部电影现在在中国特别火,当然想一睹为快。

    哭着看完后,艾玛红着眼睛对陈子昂说道:“陈,我终于对你有点信心了。”

    陈子昂扔下她:“以前对我那么不信任吗?我的心仿佛被卡车狠狠地撞了一下,很受伤。”

    上映第四天,周六,《我不是大英雄》总票房破七亿;第五天,周,总票房破十亿;第七天……

    《我不是大英雄》彻底火了。

    网上铺天盖地,大多是围绕这部电影产生的医药话题。

    “医药商就是黑心啊,成本几钱的药,买到几十几百比比皆是,上千也见怪不怪。”

    “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比如开发新药制作费用10-40亿,这费用谁来出?还不是平坦到药品身上?都像印度一样出仿制药盗取劳动成功,谁还去开发新药。”

    “我是从事游戏行业的。中国盗版游戏导致中国没有好的单机游戏了,因为做2、3年,出来后被破解,只赔钱。导致现在国内只有骗钱的网游、页游、手游。怪谁呢?”

    “这不能说是黑良心吧,研发公司是有定价权的,格列宁这个就是因为技术垄断,有专利,所以全球范围内都贵。”

    “这种救命药如果定价令大部分普通人无法承担,就很不人道了。”

    “现在很多人可能不懂电影里这4万一瓶的药是什么概念,几年前,一个大学本科生(那时候还没像现在这样几乎普及大学,大学生还是比较吃香的)月工资一般也就两千左右,松江府内环的房子一平也到不了五千。那时候4万一瓶的药,而且是需要长期服用的,不能类比现在的山寨盗版常用品,那是不吃就没命了的药。”

    “不懂为什么一堆底层卢瑟像看门狗一样维护这些发达国家的药厂利益,分给你们一分了吗?”

    “一边维护资本家一边反怼自己国家的关税太高,关税的作用首先是维护本国同类型企业的利益,我们是发展中国家,研发力量与发达国家不在一个起点。况且关税再怎么样也只是很小的比重。但一旦本国药厂完全萎缩,人家定价再高十倍你也没办法。”

    “我不认为是黑心钱,定价也许高了,但是高额的利润会刺更多的药企去生产更多的药,其结果是能治疗更多的病。如果大家都仿制,没有人去研发,那才恐怖,你也许应该批判国家为什么不把造航母的钱拿去做医疗事业。”

    “自从被引入中国至今,格列卫的价格一直是23500盒,一盒一个月,一年就28万多元。格列卫在中国的价格是全球最高的。在国外的情况,没有切实的数据,但媒体的报道,格列宁在各地的官方价格约为(人民币为单位):中国港岛17000;美国为13600;澳大利亚为10000;本16000;韩国约为3000。”

    “澳大利亚一般药店的格列卫价格:没有澳洲医保卡(不是澳洲公民或者绿卡持有者)价格是1362澳币(折合人民币6500);有医保卡(澳洲公民或者绿卡持有者),价格38.5澳币(190人民币);持有医保卡,同时有低收入卡或老年卡,价格是5.4澳币(折合27人民币);如果个人或者全家年度购药支出超过1521澳币(折合7600人民币),则购药不需要花费任何费用。”

    “人家韩国卖的原版格列卫药,折合人民币才3000,国内卖两万三,证明药厂出售的价格本没那么高,至于到我们国家为什么这么高,想想都知道。”

    “有澳洲网友回复:不是造谣,澳洲医保系统medicare的pbs处方药保障系统涵盖了市面上75%的处方药,其中包含几乎所有的曾经上过国内新闻的天价抗癌药,任何公民和永久居民购买医保范围内的任何药品32澳币封顶,低收入者和失业者购买5.4澳币封顶,或者年购药额超过1500左右的额度后免费。我现在问大家,到底是谁在赚黑心钱!”

    “……”

    就在全民热议的时候,很久没发微博的陈子昂,发了一条震惊圈内外的信息。

WedaLiAn.cOm
上一章   巨星来了   下一章 ( → )
新御宅屋小说网提供大量免费的全本小说,穿越小说,网游小说,军事小说,玄幻小说,我们提供的全本小说是小说排行榜作品值得阅读,新御宅屋小说网立志成为中国最大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新御宅屋手机版 网站地图 萧薰儿的征程 牛顿小说网 
Copyright 新御宅屋小说网 小说排行榜 全本小说网 免费小说网 新御宅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