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别来无恙啊?”赵亮抬手摘掉自己头上那种仆从们经常佩戴的圆顶软帽,笑意盈盈的看着李世民。 年轻的秦王殿下此时正向他大步了上来,从容笑道:“今天可真是委屈问事郎啦。不仅要你连夜过府叙话,而且还得屈尊降贵的掩人耳目,还请赵兄多多谅解啊。” 赵亮朗声道:“殿下言重了。亮本布衣,哪来什么屈尊降贵一说。况且如今大势,当为天下黎民苍生计,所以再苦再难再凶险,对我而言也是义不容辞的。” 赵亮这一句“亮本布衣”,可谓是一语双关,说得李世民不微微愣怔在当场。 表面上看,这句话的意思是:赵亮虽然担任着“太极问事郎”的职位,但是他的确没有任何官阶品秩,活一个平头老百姓,故而自称“布衣”,可以说合情合理。 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亮本布衣”这四个字,显然是胎于诸葛亮《出师表》中那句“臣本布衣”,仿佛赵亮在隐隐暗示,自己愿像孔明那样,尽心辅佐李世民这位“明君”。 转眼的功夫,李世民悟出了其中真谛,与赵亮相视一笑。 站在后面的长孙无忌开口道:“殿下、赵先生,咱们还是进屋谈吧。” 李世民略微点点头,接着伸手牵住赵亮的衣袖,领着他一同走进秦王府的录书阁。 此时,在宽敞明亮的录书阁之中,只有秦王王妃长孙氏正肃立恭候,加上进来的李世民、赵亮和长孙无忌,偌大的空间唯四人而已。 赵亮心中不暗道:我去,这里除了秦王本尊,就只有他老婆和大舅子而已,摆明是“家人”局啊。 李世民仿佛看出了他的想法,淡淡一笑,解释道:“赵兄莫要到奇怪,今天王妃心血来,花了足足四个时辰的功夫,做了一道她故乡的名菜‘烩雁羹’,并言明想用此来款待赵兄,以答谢你之前对本王的救命之恩。” 长孙王妃接着柔声道:“厨艺不,等会儿怕是要惹先生取笑了。” 赵亮连称“不会”,然后又好奇道:“王妃的故乡是哪里?” 一旁的长孙无忌笑道:“妹子和我都是洛人。不过,我们乃是鲜卑族,先祖来自于涿郡以北的大草原,因此家里很多饮食菜肴都依着北方习惯。赵兄你是不知道啊,这烩雁羹一向都是家母的拿手好菜,只有妹子学到了其中髓,可是她却懒得很,来长安这么多年,我拢共就尝过三回而已,还都是沾殿下寿诞的光呐。” 此言一出,四人同时都忍不住哈哈大笑。王妃略显娇嗔的白了哥哥一眼:“大兄真是的,这么馋嘴没出息,不怕被殿下和赵先生笑话吗?” 李世民忍俊不,连连摆手:“我可不会笑话他啊。因为我也同样馋的不行,成天都盼望着摆寿宴,好能再尝到你的手艺呢。” 接着他转头对赵亮道:“实不相瞒,她这道烩雁羹,主要靠的是家传秘方,大约由二十几种香料依比例调配而成,既能有效制雁本身的腥气,又可提升羹汤的鲜味,再辅以长时间的小火煨炖,端的是令人齿留香、回味无穷,保准吃完还想再吃,停不下来。” 长孙王妃笑道:“殿下,没有您这样对客人自吹自擂的。赵先生乃世外高人,见识自然非同一般,又岂会像大兄那般没出息的?” 说着,她款款抬袖,对赵亮做了个请的手势:“先生,还是赶紧入席吧,待会儿凉了就不好吃了。” 李世民闻言微微颔首,也热情的招呼赵亮快坐下尝尝鲜。因为录书阁中并无内侍女,所以这盛汤羹的活儿,也就只能由长孙王妃亲自动手了。她动作轻盈利落,先是给李世民盛了半碗,双手敬上,接着又装了一大碗,端到了赵亮的面前。待要再第三碗的时候,长孙无忌不敢违了礼数,赶忙伸手抢着自己来。 李世民朗笑道:“无忌,就让你妹子吧。这是家宴,没有外人,不必讲什么繁文缛节,好该让她伺候伺候大兄。” “就是啊。”王妃嘴里笑着答应,同时手上不停,转眼便已经捧着一碗汤羹送到了长孙无忌的跟前:“专门给你留了一只雁腿,这下可意了吧?” 长孙无忌装出一副受宠若惊的夸张表情,连连说道:“意意,非常意。” 看着他的滑稽模样,赵亮和李世民再次忍不住笑了起来,一时间录书阁中其乐融融,充了家庭聚会的温馨氛围。 赵亮原本已经吃过了晚饭,但仍旧抵挡不住那烩雁羹的人香气,于是又连着干掉几大块,灌下多半碗羹汤,这才摸着圆滚滚的肚皮,一边足的打着嗝,一边由衷赞叹王妃手艺绝佳。 李世民听他夸奖自己,同样与有荣焉,不跟着一起又表扬了长孙氏几句,这才让王妃略作收拾,暂时退下。 等长孙王妃转身出了录书阁,李世民轻轻叹了一声,对赵亮说道:“我这位王妃啊,你别看她文文秀秀的,实则却是外柔内刚。她和无忌贤弟是亲兄妹,其父乃是隋朝抗击突厥的名将、右骁卫将军长孙晟。在王妃八岁的时候,长孙老将军因病去世,之后他们兄妹俩便相依为命,全靠舅父高士廉悉心抚养照顾,这才长大成人。可能也正是这样的经历,造就了王妃坚强的格。” 长孙无忌接口道:“殿下说的没错。我这妹子从小寄居在舅舅家中,待人温和有礼,处处都首先考虑旁人的受,所以不论舅父舅母,还是府中上下人等,无不对其夸赞有加。不过,我这个当哥哥是知道的,其实妹子内心深处非常坚韧硬朗,只是从不轻易展现出来罢了。”weDAliaN.Com |